太阳亚洲官方网站标签:
世说新语陈仲举段干木魏文侯宇文邕 |
《世说新语》的第一句话,便是 “陈仲举言为士则,行为世范”。“士则”或可译为读书人的准则;“世范”或可译为天下人的典范,对于陈仲举的评价,出于他之后数百年的刘义庆们之口,着实不易。
陈仲举即陈蕃先后为桓帝灵帝时的官员。这是后汉最腐败的时代,他出污泥而不染。初涉仕途之时,就“有澄清天下之志”。任职朝廷,敢于犯颜直谏,直言上书;外放豫章,为政勤勉严峻,吏民敬服。多次谏诤时事,每每得罪邪恶,常遭贬职以至罢免。最后因谋划翦除宦官势力,事泄而死。
《世说新语》德行第一没有说那么多,只说了他被外放豫章太守时的一件事:
徐孺子即徐稺,是当地的名儒高士,因“恭俭义让,淡泊明志”受到世人推崇,被认为是“人杰”的典范和楷模,也可谓“言为士则,行为世范”。陈仲举一到豫章,就打听徐孺子的住处,想先去拜访徐孺子,这在陪同他的主簿眼里有违常理,应当先去官署才对呀。但陈仲举有陈仲举的道理,他认为这是他的“礼贤”之举,并以“武王式商容之闾,席不暇暖”之例,反问“吾之礼贤,有何不可”?
陈仲举说的商容,是殷纣王时的首相,因对纣王的暴行忍无可忍而面责纣王受纣王炮烙,因见纣王无可救药而在礼拜太庙之后就以死抗争。陈仲举说的“武王式商容之闾”,就在武王伐纣占据朝歌之后,武王连稍微休息一下都没有就去商容的居所瞻仰和表彰商容。可见,在武王的眼中,商容也是“言为士则。行为世范”的。陈仲举到豫章后急于“礼贤”,是以“武王式商容之闾,席不暇暖”为范的。
因此想到魏文侯“式”段干木却强秦的典故。段干木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名儒,魏文侯很敬重他,坐车经过他居住的里巷时也要扶轼俯身表示敬意,“秦军闻之,率不攻魏”。这个魏文侯也算得上是“养德”的典范,说其“礼贤”之举能使强秦不战自退,或许过甚其辞,与“武王式商容之闾”却是一脉相承的。
因此想到北周皇帝宇文邕率胜利之师进入北齐之都邺城,即去拜见国子博士熊安生的事。熊安生精通《五经》,声名在外,听说宇文邕进入邺城,便叫家人打扫门庭。他说:周帝重道尊儒,必将见我。没有多久,宇文邕果然亲临其门,他不让熊安生叩拜,“亲执其手,引与同坐;赏赐甚厚”。宇文邕的“礼贤”之举,亦堪为佳话。
宇文邕打败北齐进入邺城之后,先去拜见熊安生,或许是想到过“武王式商容之闾,席不暇暖”的,或许是想到过魏文侯“式”段干木,或许也想到过陈仲举一到豫章后“便问徐孺子所在,欲先看之”。这是一种由榜样的力量所致的价值认定。
“礼贤”作为一种美德,就是这样代代相传的。有“礼贤”美德之人,在后人的眼中,同样也会“言为士则,行为世范”。